奋楫扬帆启新程 砥砺深耕谱华章——中共建平县委社会工作部成立一周年
过去一年,中共建平县委社会工作部扬帆启航、奋楫笃行,以初心引领方向,用担当诠释使命。
让我们循着时光的脉络,撷取几许“奋进足迹”,重温这一载“实干篇章”:
一、 擎旗定向,擘画社会工作崭新蓝图
建平县委高度重视社会工作部组建,坚决贯彻党中央深化机构改革决策部署及省市委具体要求,科学谋划、周密部署、强力推进。2024年5月6日,建平县机构改革方案获市批复;5月15日,县召开全县机构改革动员大会;6月18日,建平县委社会工作部筹备组成立,高效开展组建工作;7月8日,建平县委社会工作部正式挂牌运行。作为县委职能部门,机构规格为正科级,核定编制19名。组建以来,高效完成职能划转、人员融合、机制构建,各项工作高起点开局、高标准推进。
二、 铸魂固本,筑牢思想理论坚实根基
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深刻领悟“两个确立”的决定性意义,切实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,严格落实“第一议题”制度,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(扩大)学习11次。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和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,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,精研细读《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论述摘编》,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。
三、聚力拓新,激发新兴领域党建活力
聚焦重点任务,抓好新经济组织、新社会组织、新就业群体等新兴领域党的建设,构建“党委领导、组织部门牵头、社会工作部门协调、行业部门主管、群团组织参与、属地兜底管理”的工作格局。积极探索“乡村党组织+龙头企业+农村合作经济组织”发展模式,推动产业链逐步拓展延伸,增强民营企业发展活力。大力推进“红色驿站”建设,打造“红色驿站”12处。依托“零工驿站”为新就业群体和零工人员打造了一个温暖之家,累计完成招聘943人次,发放政策宣传手册2400余份,提供服务8000余人次。同时,在驿站内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,制作了“码上报到”流动党员登记二维码,实现流动党员“找家安家”宣传全覆盖。在“两个覆盖”工作上持续发力,采取单独组建、联合组建和派驻帮建等方式,优化选派31名党建工作指导员,扩大党组织覆盖面,建立111个非公企业党组织和18个社会组织党组织,党组织覆盖率达到87%。深入推进“两个覆盖”集中攻坚行动,联合组织部门印发《2025年全县开展新兴领域“两个覆盖”集中攻坚实施方案》,着力破解新经济组织、新社会组织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难题,全力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提质增效,持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。
四、夯基固本,提升基层治理善治效能
鲜明树立大抓基层、大抓基础的导向,坚持减负松绑与赋能增效并举。认真落实国家、省市县委关于“小马拉大车”突出问题整改,印发了《关于印发破解基层治理“小马拉大车”突出问题工作任务指标的通知》,建立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。全域开展村(社区)组织活动场所挂牌清理规范行动,大力精简规范基层证明事项,明确村党组织工作事务清单19项,社区党组织工作事务清单15项,村(居)委会事项参考清单20项,村(社区)协助党委和政府工作事项清单23项,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事务清单12项,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事务清单8项,让基层工作有目标、有抓手、有方向,基本实现为基层松绑减负。深化“幸福新社区”建设,聚焦“组织有力、治理有效、服务有质、邻里有爱、平安有序”的“五有”标准,落实组织体系、网格功能、服务效能、居民自治、平安建设等有关要求,推动更多政策和资源投向基层、服务基层,推动基层治理体系更加顺畅、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。
五、惠民为本,增进服务群众深厚福祉
深化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,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。畅通社情民意“直通车”,用好用活基层网格,以小平房村以试点,整合评理说事、人民意见征集、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功能,建立“和合说事议事厅”。广泛开展人民建议征集工作,广泛听民意、汇民智、解民忧。大力支持社区工作者专业成长,鼓励参加职业水平评价。高度重视社区工作者能力培养,定期举办业务知识培训班。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服务民生、促进和谐中的独特优势,常态化开展文化惠民、健康义诊、法律咨询等多元化志愿服务项目,全年开展主题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次,累计参加7万人次,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4万余小时。创新实施了“红色爱心”和“居家养老上门服务”2个志愿服务品牌,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、品牌化,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更加坚实有力。
展望未来,建平县委社会工作部将接续奋斗、蓄势赋能,在服务发展大局、增进民生福祉的新征程上再创佳绩、再立新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