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家分场:振兴路上党旗红
党建兴则事业兴,党建强则事业强。作为基层党组织,国营建平县八家农场八家分场党总支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,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以夯实组织基础为主抓手,以育强产业为重点,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,着力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,描绘出一幅“党建强、产业兴、农民富、乡村美”和美画卷。
走进八家分场,村部办公楼上“党群服务中心”六个标志性大字赫然呈现。办公楼内,便民服务大厅、党员活动室、农家书屋等应有尽有,工作人员在各自岗位上有序忙碌着。
党建为笔,破题开局。八家分场党总支深知,要实现乡村振兴,必须先建强党组织。为给党员和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阵地,分场党总支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修缮,合理设置便民服务大厅、文明实践站、调解室、党员活动室等“七室一厅”,让村干部办公有 “稳定的家”、党员活动有 “像样的家”。同时,通过集中学习、业务交流、实地观摩等方式提升村干部素质,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。
产业兴,则乡村兴。八家分场党总支坚持“富脑袋”和“富口袋”一起抓,带领农工齐心共绘有山有水有乡愁的乡村规划,用“党建链”串起“产业链”。
走进八家分场冷棚产业园,一栋栋大棚在阳光的照射下,发出耀眼的光芒。党员杜海涛正在棚内忙碌着,手上沾满泥土,脸上挂满笑容。
八家分场农工 杜海涛:2017年,在村的带领下,我们开始发展设施农业,现在像这样的棚,我家有7个,现在种植的西红柿,再过半个月西红柿就进入采摘期,将销往北京等地。
八家分场党总支抓住党建引领产业振兴这个重要引擎,多次召开支部会议、村民代表会议、党员大会,带领有发展意愿的村民外出参观考察,多方寻求突破口,最终把发展冷棚产业项目作为实现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的首选项目。为做好产业项目发展,分场党总支积极号召分场干部发挥先锋带头作用,发展“党员示范棚”,做给群众看,带着群众干,积极向周围棚户传授种植经验,为村民做指导、当示范,使整个棚区实现当年建设、当年投产、当年见效。
八家分场党总支书记 蔡军仪:我们争取各类资金500余万元,先后建设冷棚400余栋,建立党员示范棚20个,引领带动周边村镇20余户农户从事冷棚产业,户均年增收5万元。
与此同时,八家分场党总支领办创办了禾润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,成立果蔬产业党支部,下设销售管理、技术服务、信访维稳等3个党小组,为棚户提供产供销一体化服务。目前,冷棚产业年实现收入500余万元,为周边群众提供岗位50余个,集体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。在此基础上,深入挖掘特色旅游资源,完善花田林海、兴农采摘园、景观大道等景点建设,适时举办各类文化活动,每年吸引周边游客超过5万余人前来参观考察、游玩采摘、赏花打卡。
乡村振兴不仅要产业富民,更要环境赋民。步入八家分场,盎然绿意跃然入画,宽阔平坦的道路干净整治,宁静祥和的村庄错落有致,绿化带魔纹如锦青翠茂盛,一步一美景、一景一文化、一物一风情正在这里上演。
八家分场党总支书记 蔡军仪:我们紧密结合“千万工程”和朝阳市“四个一”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部署,建立了“党建+人居环境整治”模式,发动分场和村组干部、公益性岗位人员、党员群众、志愿者共同参与,有效推动了村容村貌的持续改善。
为了改善人居环境,八家分场党总支按照“全面发动、全民参与、全域整治”的工作思路,扎实有效推动美丽乡村精品村和示范村创建工作。利用宣传栏、大喇叭、微信群等渠道,进一步唤醒农工“主人翁”意识,引导农工从“要我干”到“我要干”转变。完善考核奖惩机制,通过月调度、季评比、年考核的形式,激发农工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。同时,组建专业保洁队伍,实现了环卫队伍的常态化运行。新建垃圾池、设置垃圾桶,定期清理垃圾,实现垃圾“日产日清不留存”。分场党总支的成功实践得到了广泛认可,先后被授予“辽宁省基层宣传文化工作示范点”“建平县先进基层党组织”等荣誉称号。
八家分场党总支书记 蔡军仪:我们将继续按照“党建引领、产业先行、村美民富”的发展思路,围绕“聚焦发展抓党建,抓好党建促振兴”的理念,把党员组织起来、把群众动员起来、把力量汇聚起来,把党的组织优势有效地融入乡村治理、产业发展中,逐步把八家分场打造成为环境优美、生态宜居、产业兴旺、殷实富足的美丽乡村精品村的样板和典范。
撰稿:冯晓伟
摄影:梁振宇
摄像:梁振宇
编辑:刘艳丽 张亚丽
制作:王晓娜
审核:高瑛 梁释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