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新推行“一组三员”模式 助力乡村展新颜

2024-09-21
浏览量:0

建平县老官地镇深入学习借鉴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按照“扫干净、码整齐、保通畅、清沟渠、建机制”要求,将党建引领、基层治理与人居环境整治有机融合,通过创新“一组三员”工作模式,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和主动性,实现了“群众三主动、村屯三个美”。《走基层:为幸福生活“加码”》今天播发上集——《创新推行“一组三员”模式 助力乡村展新颜》

 

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,过硬的村党组织是前提,负责的管理队伍是关键,实用的工作机制是保障。建平县老官地镇结合工作实际,创新推进“一组三员”工作模式,即:镇党委政府领导,村党组织主抓,以每个村民组为单位,组建由宣传引导员、巡查管理员、志愿保洁员组成的清运管护队伍,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擦亮乡村振兴底色。

 

 

在农村,茶余饭后最惬意的无异于是坐在农家大院里拉家常。村民们围坐一起,你一言、我一语,唠唠身边事儿、说说身边人儿。这时,村民杨庆接过了话茬。

 

上地村义务宣传员 杨庆:我插几句话啊,在座的基本上各街道都有,现在的环境基本上保持不错了,大家还要保持住,不能这一堆柴火那一堆土,大家回去后再互相宣传宣传。

 

前期,在村民和村“两委”的共同努力下,上地村民房前屋后由垃圾乱丢、乱搭乱建变成了现在的干净宽敞、整齐有序,村内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。为维护劳动成果,村干部提出了村里定期召开环境卫生评比活动,来提高村民参加人居环境整治活动的积极性。

 

上地村村民 苑志前:好的环境光靠一两个人是做不到的,需要我们共同参与,村里也要加强宣传,目前我们房前屋后的卫生状况有了很大变化,要想长期维护好是个问题,必须有好的制度。

 

村民你一言我一语,谈看法,提建议,气氛热烈,表示了对此次活动的支持,村干部也耐心听取了村民的想法和意见。见缝插针、和风细雨、久久为功地把环境整治相关内容送到群众身边,把“理论讲解”变成“群众语言”,这样的“板凳会”,全镇已经开展了80多次。“板凳会”,让政策宣传更接地气。

 

老官地村杨营子组义务宣传员 刘井泉:听群众讲问题,考虑他们提出的意见,才能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,更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,让他们参与到家乡建设,推动乡村发展。

 

老官地镇人大主席 彭洪波:“板凳会”只是宣传发动群众的一个方面。我们还通过村务服务微信群,转发一些好的典型案例短视频、小作品,引导群众从“被动整治”到“主动自治”转变;结合访民情活动,在征集民意的同时,我们还点对点开展宣传,让环境整治意识“走心”更“入心”。

 

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,过硬的村党组织是前提,负责任的管理队伍是关键。每天上午,环境整治巡管员冯贺磊按照惯例准时上岗,哪儿的垃圾池满了,谁家的房前屋后有垃圾了,他都要及时做出相应的提醒并进行处理。

 

老官地村环境整治巡管员 冯贺磊:我的工作不光是每天对村里的环境进行“挑刺”,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指导群众做好“门前三包”,帮助村民设计好、经营好小菜园、小果园、小花园,实现庭院的净化、绿化、美化。

 

“一管一查一指导”的管护机制,实现了日常生活垃圾、不文明行为、门前“三包”工作的监管全覆盖。

 

 

改善农村环境,不能光靠领着干、管着干,还要有一套实用的工作机制做保障。老官地镇以村公益岗人员、党员、志愿者为主体,组成了志愿保洁员队伍。村公益岗定期对公共区域和卫生死角进行清理,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;党员组成的服务先锋队,发现垃圾主动清理,形成党群合力。同时,以新时代志愿服务为依托,群众“点单”,志愿者“接单”,定期帮助困难群体整理院内外垃圾、杂草、杂物,把关爱和温暖送进群众心里。通过开展“一清一带一志愿”服务活动,用最小的成本,实现了村屯干净整洁。

 

老官地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 李天祥:改善农村人居环境、建设美丽宜居乡村,是大家共同的愿望和追求。“一组三员”模式的推行,实现了基层治理与长效管理的有机融合,让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了抓手。我们还将围绕镇容村貌提升和长效管护,破难题、凝共识,持续推动镇村人居环境增“颜值”、升“品质”、固“成效”,不断擦亮生态宜居底色,提高人居环境舒适度。

 

记者/成晓强  责任编辑/王晓娜